首頁 > 襄河時評

守望者:用傳統(tǒng)文化滋潤基層治理

發(fā)布時間:2024年11月01日 來源:仙桃周刊

  近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考察桐城市六尺巷時強調,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,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,相互禮讓、以和為貴,解決好民生問題,化解好社會矛盾,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。中國人口眾多、地域廣大,基層治理任務重、壓力大,但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都蘊含著傳統(tǒng)文化的基因,發(fā)揚好這些傳統(tǒng)美德,可以讓基層治理事半功倍、效率更高。

  “六尺巷”的故事蘊含著怎樣的傳統(tǒng)美德和歷史智慧?主要是“讓”與“和”,比如禮讓、謙讓、容讓以及和諧、和善、和美等。當年身為禮部尚書的張英看到老家因為鄰里矛盾來信,以一首七言律詩回復,讓劍拔弩張的兩家人變成了相互謙讓的兩家人?!扒Ю镄迺粸閴Γ屗哂趾畏?。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?!绷攘葦底謪s展現出強大的文化力量。

  桐城市作為“六尺巷”典故的起源地,充分挖掘文化內涵,賦能基層社會治理,創(chuàng)新探索了以“聽、辨、勸、借、讓、和”六個步驟為重點的“六尺巷調解工作法”,主要做法寫進了最高法的報告中。在現實生活中,鄰里之間的矛盾很常見,見得最多的就是宅基地邊界之爭,實際生活中因為宅基地紛爭引發(fā)的血案很常見,在旁觀者看來,為了幾米甚至是幾厘米的邊界最后丟了性命,真的是兩敗俱傷、得不償失。巷雖窄,寬不過“六尺”;和為貴,則可容“天下”?!傲呦铩钡墓适聜鲗У亩Y讓文化和和諧文化,可以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善,潤物無聲地將干戈化玉帛、將矛盾化和諧,當然這需要良好家風、家教做支撐。

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強調,要健全發(fā)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的機制。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。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,家庭和諧則社會和諧;家風是社風的反映,家風正則社風正。近期,市委也組織開展了“清風常伴 攜手同行”家庭助廉活動,市委書記孫道軍寄語全市干部家屬,爭做廉潔家風守護者傳承者。家和萬事興,一個小家是如此,一個地方是如此,一個國家同樣是如此。倘若每個家庭都能弘揚傳統(tǒng)美德,營造良好家風,那么整個社會就會多一分安寧、少一分浮躁,多一分和諧、少一分混亂。我們也只有把“小家”建設融入“大家”治理,才能讓社會迸發(fā)強大治理合力。

  作為基層治理者,要通過引導每家每戶開展“三家”建設,讓每一個小家都保持好家風,以好家風優(yōu)黨風政風、淳社風民風,讓清風正氣充盈仙桃大地,讓社會治理更加順暢高效,建設四化同步發(fā)展示范區(qū)的宏偉目標才能一步步實現。

更多資訊,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仙桃網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聞圖片

新聞排行